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攻略 > 游戏攻略

全球行动步兵集群如何分散_星河战队人类指挥官如何编队

时间:2024-05-07 06:13:55人气:280 作者:未知
全球行动步兵集群如何分散

星河战队人类指挥官如何编队

在《星河战队》中,人类指挥官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方面来编队:
1. 职业组合:人类指挥官可以根据游戏中各个职业的特点和技能,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组合。例如,坦克职业可以承受大量伤害,并吸引敌人的火力;输出职业可以对敌人造成高额伤害;治疗职业可以为队友提供治疗和支援等。根据战斗需要,可以灵活调整职业组合。
2. 角色定位:在编队中,人类指挥官需要根据角色的定位来组织队伍的位置和战斗策略。例如,坦克角色应该在前线承受敌方攻击,输出角色应该站在后方保持输出,治疗角色应该位于队伍后方,为队友提供治疗和支援。
3. 技能搭配:人类指挥官可以根据角色的技能特点和搭配关系,来编队并利用各种技能进行战斗。例如,一些角色的技能可以增加队友的攻击力,一些角色的技能可以减少敌方的防御能力,一些角色的技能可以为队友提供治疗等。合理利用和搭配角色的技能,可以提高编队的战斗效果。
4. 配合默契:编队中的队员需要相互之间有良好的配合默契,共同应对敌人的进攻和战斗的变化。人类指挥官可以通过指挥和协调队员的战斗行动,提高整个编队的战斗力。
总的来说,人类指挥官在编队时需要考虑职业组合、角色定位、技能搭配和配合默契等方面,以提高编队的战斗效果。

骑马与砍杀怎么使部队战力最大化

这要看部队本身的编制了,如果弓箭手多(且相对质量高),就以弓箭手为核心,让弓箭手线阵防守高地,步兵在前边十步距离固守,保护后方弓箭。

本身骑兵多的话可以带着一起迂回穿插,或追杀逃兵。

骑兵少的话,可以拿着弓箭去使用风筝战术,让敌人的侧面暴露给我方弓箭。

如果己方步兵多,敌方骑兵多,就让步兵后退集合到地图角落,等骑兵撞墙后围杀。

罗马军团的战斗力真的要比同时期地中海周边

感谢军迷邀请。

罗马军团,是不是比周边其他战斗力高出很多呢?未必,因为罗马也有“走麦城”的时候,而且输得很惨。但总体来说,罗马军团的战斗力还是比较强的。其原因大致是——实行公民兵制,组织合理,纪律严明,装备精良,赏罚分明。几次改革保证了战斗力的提高。

一,公元前5世纪之前,罗马的军事力量是以氏族部落为基础。兵力不多,步兵加骑兵,应该不超过5000人。罗马王政时期的第6位国王塞尔维乌斯实行了多项改革,其中包括建立了公民兵制——凡17-60岁的有产公民,皆有自备武装和给养服兵役的义务,并规定5个财产等级的公民配备不同的武器装备。此时,重装步兵方阵制已由伊达拉里亚传入罗马。赛尔维乌斯创立了最早的罗马重装步兵,约有6000人,按等级装备有头盔、胸铠、胫甲、圆盾、短剑和长枪等。同时,组成由第4和5等级公民组成的轻装步兵。他还把骑兵增至18个“百人团”,叫森都利亚,分为60个小队,以配合60个步兵“百人团(森都利亚)”作战。这个时期的罗马大概就是这个规模。因为,当时罗马登记的男丁才只有8万人,即便加上占总人口50%的奴隶,也就是30余万人。这个时期,罗马还是个城邦国家。 二,公元前510年,贵族联合平民,了塔克文的王政统治,建立了罗马共和国,由元老院推选两名执政官实施日常管理。此后不久,在沿袭公民兵制和重装步兵方阵制的同时,把原来的一分为二,组成两个军团,分由两个执政官指挥——这是罗马军团的最初形成。每个军团约有3000名重装步兵,配备一定数量的轻装步兵和骑兵。军团采用方阵作战——兵士排成六个横排面敌,武器精良者居前,前面设轻装步兵散兵线,侧翼由骑兵掩护。若两个军团联合作战,则方阵并列对敌。这个战法,其实与春秋战国时期差不多。宋襄公“不鼓不成列”——敌人队列还没列好之前绝不进攻。此时的罗马,虽然也不断打仗,但一般规模很小,也常常是“边境”。而且双方一般选择夏季作战。要打仗了,公民兵就应召出征,打完了再解甲归田。 三,罗马军团打“大仗”,始于公元前481年与邻居维伊(也叫维爱)人的战争。说“大仗”,是因为断断续续打了十年,其间兵士换过好几茬人,而且依然回家种地。直到前396年,罗马军团终于打败了维,这使罗马的疆域扩大了将近一倍。不过,紧接着罗马军团就吃了大败仗。前390年,“山南高卢”人从阿尔卑斯山以南继续南进。罗马人想媾和,高卢人不干,于是罗马军团倾巢而出——最多也就1.5万人,结果大败。如果不是高卢人被别人进攻老巢,大概也就没有后来的罗马帝国了,这次失败,罗马还赔偿高卢人不少黄金。四,不过,罗马人认为是自己的将领卡米路斯把高卢人打败的,元老院授予他“祖国之父”称号——感谢他挽救了国家,并任命他为唯一的执政官,称为“者”。卡米路斯再次对进行改革——首先,是实施军饷制,以解决低等级公民没钱购置武器装备以及维持打仗过程中的给养问题。其次,改进军团结构和战斗阵形。每个军团分成30个连队,每个连队包括2个“百人团”;取消按财产等级所带武器装备安排队列的办法,而是根据年龄、经验和训练程度将重装步兵分为枪兵、主力兵和后备兵,排成三列队。每列各有10个连队,前两列连队各有120人,后备兵连队仅有60人。打起仗来,各连队之间保持间隔,便于前列撤退或后列。这种三列队战法优于密集方阵,既灵活机动,又能相互策应,适于各种地形作战,一直沿用到共和后期。罗马时期的文献非常匮乏,所以有学者认为这种战法变化不是卡米路斯的功劳,而是50年以后的事情。 五,从卡米路斯时期开始,罗马军团的武器装备也在改进。重装步兵的圆盾被凸盾所取代。后来,重装步兵的长枪又被投枪取代并成为主要的进攻武器。再往后,用于近距离肉搏的短剑换成了锋利的双刃西班牙短剑。继续往后,罗马军团配备了攻城槌、弩砲等重型攻城武器;同时还使用各种棚罩和盾牌合成的“龟阵”,以掩护攻城。随着战争频繁和规模扩大,罗马军团也经常从2个临时扩充为4个。每个军团的兵员基本保持在4200-5000人之间。 六,罗马军团的战斗力,和他们战争经验太丰富有关——几乎永远在打仗。另外,与罗马始终纪律严明也有关,这大约是从希腊城邦斯巴达那里学来的。罗马纪律苛严,触犯军令者处死,其他处罚包括鞭笞、服苦役、降薪、降职和剥夺公民权等等。临阵脱逃的,执行“十ー抽杀律”——即全体列队,按抽签十人杀一人。将士立功给以奖赏,将帅取得重大胜利,举行全城式。这是当时周边的其他都做不到的。

七,自公元前四世纪中期开始,罗马军团战绩总体不错。至前338年,打赢了萨莫奈和拉丁同盟。前290年之后,打败了高卢人和爱特鲁里亚人,随后又打败了皮鲁士率领的希腊,罗马控制了整个意大利半岛。后来,罗马继续扩张。罗马军团最强大的时期是公元前二世纪前后。共和末期和帝国初期,罗马军团成为职业化。罗马帝国版图最大的时期,是公元二世纪的安东尼亚王朝皇帝图拉真时期——差不多大半个欧洲、西亚加北非各一部。然后就“日薄西山”走下坡路了。 八,怎么评价罗马军团呢?首先,罗马军团确有过人之处,经验、纪律、战法、装备都不简单。其次,罗马军团不是常胜将军,除了败在高卢人手下,也还败在迦太基汉尼拔等等强将手下,甚至整军团的被消灭。再次,罗马军团的规模并不很大。据说,罗马帝国最强盛时期,罗马有20多个军团分驻埃及、不列颠、莱茵河等地,但真正属于自己子弟兵的人数不很多。即使把这些军团加在一起,能到20万人?大可怀疑。罗马的强大,军力强盛所占比重总体不大,而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天时,当时的欧洲、西亚、北非,正处于王国时代向奴隶制的帝国时代过渡阶段,弱国小国居多,罗马的崛起占领了先机。地利,罗马和希腊不同,希腊地理条件不适合统一,因此也始终没能形成大统一的希腊,而只是一些小小的城邦,雅典最强盛时也没达到过40万人口,这还是把占约一半的奴隶计算在内。罗马所在的意大利则不同,地理条件便于统一,这为罗马的强大提供了条件。人和,统一以后的意大利半岛,为罗马提供了足够的人力资源,罗马军团很多胜利,是赢在“人口红利”上——相对兵多将广。那为什么人们觉得罗马军团很强大呢?一是西方一些学者难说没有夸大其词之处,二是大约被好莱坞大片的恢宏战争场面影响了。不论从军事思想,战略战术,还是从战争规模,数量,我觉得相比的春秋战国,大概罗马军团还是相差很多的。白起坑杀赵卒四十万再不靠谱,毕竟七国争雄之时的,大约已有3000万人口,七国的合计300万应该会有的。况且孙子等等的兵法不是吹牛吹出来的。

为什么经典的反斜面工事和步兵三三制战术现

只要是山区有预设阵地,预备队和支援火力肯定部署在反斜面,可以屏蔽敌人视线和直瞄火力。即使现在有卫星无人机,躲在反斜面也可以消耗对手的战略战术侦查能力。毕竟会判读卫星图操作无人机的人远远少于长眼睛的人。

以下是洞朗对峙期间的一些图片,可以看出山头上修筑了工事碉堡,而迫击炮等就处于反斜面。藏兵洞在哪里看不清,但是肯定不会在正斜面或者山脊上。

虽然步兵已经装甲化机械化,但是每驻一地必挖坑的传统各国都有。

三三制的说法出现在很多领域,比如的编制一般是三三制,的人员组成是三三制,等等。这里的三三制显然是指三三制班组战术,不要搞混了。

三三制班组战术,主要是过去我军步兵火力薄弱,在缺少火力支援的情况下,大班组难以有效指挥,容易被集体压制。用《兵临城下》电影情节为例,第一个人跃进引起注意,第二个人跃进调枪开保险,第三个人跃进修正弹道,第四个人再跃进必死无疑。此时大班组将被火力分割成两部,无法有效指挥。

三三制通过减少战斗小组人数,多个小组此起彼伏地跃进来分散对方火力,以近战歼敌。这是以命换命,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打法。而火力强大的美军班组,就简单粗暴地分为两个对称的大组,一个负责压制时,另一个负责突击。

随着步兵火力的增强和步话机等指挥设备普及,即使缺少装甲的山地步兵班组,也完全可以扩大编制,协调优势的轻重机枪、榴弹发射器、火箭筒、迫击炮压制对手,甚至干脆呼叫火炮和空军支援。只要压得对手不敢抬头,也不用玩什么高低姿匍匐和跃进,横着走都可以。因此狭义上的步兵三三制战术,两百米内硬功夫,确实用得少了。毕竟现在的班长手里可能就有几发120,比李云龙的一个团还富裕。背着不用也挺沉的。


一直对五代十国这段历史很迷惑,能科普一下

说到五代十国,其实还确实是十分有意思的,虽然这个时期经历的时间不算长,可是在历史上的意义还是比较重要的,因为通过这些乱世中的更迭变化,我们可以学习和领悟到很多关于时代乃至人生的真谛。

那么五代十国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呢?其实要是仔细捋一捋,也没有那么复杂,它仅仅就是唐朝与宋朝的一个过渡时期而已,总共历时72年,经历了五个朝代,同时伴随着十个小国家,便称之为五代十国了。

唐朝的灭亡

事实上唐朝从安史之乱后,就一直都是要死不活的,早已没有了之前的那种繁荣昌盛和霸气存在,反而是一直处于奄奄一息的状态,到了唐僖宗时期,唐朝的情况就变得更加糟糕了,正是因为唐僖宗这个家伙的胡作非为,直接导致了黄巢起义,给那些想要趁乱的节度使提供了机会。

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沙陀人李克用、黄巢起义军朱温以及李茂贞三人,在这三人当中,李克用是作战能力最强的,朱温是最狡猾的,李茂贞处于两者之间。正是因为李克用太强大,所以唐昭宗上位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对李克用开刀,结果适得其反,不仅没有拿下李克用,还把自己打没了,从此以后,唐昭宗彻底被所控制,就连手下的神策军,也成为控制的。

后来唐昭宗还被李茂贞劫持,朱温打着拯救唐昭宗的旗帜把唐昭宗送回长安,并且帮助唐昭宗铲除了集团,让唐朝宦官干政的情况消失,可是紧接着朱温的野心越来越大,最后就把唐昭宗给害死,拥立了年幼的唐哀帝成为皇帝。

最后朱温等不及了,就逼迫唐哀帝禅位给自己,不久后杀掉唐哀帝,自己取代唐朝建立后梁,后梁的建立,也就预示着唐朝彻底结束了,从此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也就是我们所谓的五代十国时期。

五代究竟指哪五个朝代?

相对于当时的情况来看,五代十国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时期,所以一般就把相对比较统一的中原地区经历过的五个国家,称之为五代,而中原地区之外那些相对不够统一、不够强大,但是又确实存在过的国家称之为十国,五代十国是共同存在的,最大的区别就是区域不同而已。

上边所说的灭掉唐朝的朱温,就是开启五代十国序幕之人,他建立的后梁也就是五代十国时期的第一个朝代,可是朱温这个人比较残忍和好色,因此不仅得罪了手下大臣,还得罪了自己儿子,最后就被儿子给杀了,后梁历时二十多年,在五代十国当中也算时间比较长久的了。

在朱温建立后梁之后,李克用就一直都和朱温对抗,只是当时李克用没有朱温狡猾,因此一直没有打得过朱温,后来朱温和李克用都死了之后,李克用的儿子李存勖就比较厉害了,逐渐开始吊打后梁,直接把后梁灭了,建立起来后唐,这就是五代十国时期的第二个朝代后唐。

后唐是当时相对比较统一的一个时期,并且这个时期也比较稳定一些,只是可惜李存勖在取得一定的成绩之后,就开始沉迷于戏曲,重用伶人,导致自己被弟弟李嗣源给夺走皇位。后唐的李存勖时期是最有机会统一的,结果李存勖让后人失望了,从李存勖之后,就再也没有机会统一了。

尤其是石敬瑭为了篡位不惜把幽云十六州都送给了契丹人,让契丹人帮助自己夺权,建立起来后晋,这就是五代十国时期的第三个朝代,奈何石敬瑭是一个自掘坟墓之人,他开启了辽国入侵的大门,仅仅两代人,后晋就被辽国吞并了。

后晋被灭之后,刘知远自知中原无主,趁着辽国还没有办法好好管理中原地区的空余时间,钻了空子建立起来后汉,当然后汉就是第四个朝代,不过也是最短的一个朝代,总共不到四年时间就被大将郭威给灭了。

郭威算是第一个上演黄袍加身的大将,他借助自己的权威顺利夺取后汉,建立起来后周,可是郭威没有子嗣,所以最后把皇位交给侄子柴荣继承,柴荣也算是一个年少有为的主,大有当年李存勖的实力,只是可惜英年早逝了,柴荣在去世之前把皇位传给年幼的儿子柴宗训,并且嘱咐赵匡胤辅佐年幼的柴宗训,结果赵匡胤最后黄袍加身,取代了后周,建立起来宋朝,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北宋。

宋朝虽然被我们算作一个比较悠久的朝代,可是其实整个宋朝时期,依旧是不够统一的,幽云十六州都没有收回来,比起历史上其余大一统的朝代,宋朝确实相差甚远,这也许就是宋朝经常被欺负的主要原因了。

十国指的是哪些国家?

五代十国随着后周的灭亡,就被宣布结束了,可实际上还有小国家没有灭亡,比如南唐就是在赵光义时期才彻底灭亡的,李煜和小周后的故事,都是发生在赵光义时期,甚至连小周后和赵光义之间的绯闻,也是一直没有结束的。

那么十国究竟是指哪些国家呢?我们前边说过,十国只是为了区别中原地区的五个相对较大的朝代而言的,实际上他们只是区域和规模不同,但存在的时期还是相同的,比如在后梁存在的时候,就有吴国、前蜀、荆南、楚国、吴越国、闽、南汉七个国家存在了,它们属于同一时期的,只是所在区域不同而已。

毕竟整个五代十国时期都是不统一的,这些小国家就是相对于较大的国家存在的而已。后来的三个国家基本上也是从这些小国家逐渐演化出来的,比如前边提到的南唐,就是吴国内乱之后演化出来的一个新国家,也就是五代十国时期的第八个国家。

还有前蜀被南唐吞并了一部分之后,剩余的部分不甘于亡国,就在成都建立了后蜀,这也就是五代十国时期的第九个国家;后汉被郭威篡位之后,还有一部分残留人员建立了北汉,这就是第十个国家。

当然,所有五代十国的国家,在赵匡胤黄袍加身之后,就都开始迎接来厄运了,只是在赵匡胤时期,他们大多得到善待,比如南唐就是如此,到了赵光义时期,他们就悲催了起来。

结语

五代十国总共存在72年,可是在72年时间里,却演绎了太多精彩的故事,不管是背信弃义还是众叛亲离,不管是父子反目,还是兄弟反目,亦或者是君臣之间反目的事情数不胜数,在诸多的故事中,我们除了看到朝代更替的历史变化规律之外,也看到了人们为权力尔虞我诈的本性!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

部队战场冲锋时,后面的人打枪不会误伤前面

我曾和一个参加过朝鲜战争的老兵聊过关于战争的问题,他今年已经95岁,在1949年时参军入伍,1951年随部队入朝作战。他在部队中就曾担任过机,退伍之前已经担任班长。我们聊得最多的就是步兵战术的问题。他说,在真正的战场上,步兵班作战是有严格的条令的,是按照既定战术展开、隐蔽、冲锋的,机也会有专门的布置,打中自己人的情况是绝少出现的。

老人说,像电视剧里那种黑压压、直挺挺的冒死冲锋,是非常罕见的,年轻的士兵都是日夜相处的战友,尤其是在异国他乡,自己的战友就是自己最信任的朋友、兄弟,没有指战员会让自己的士兵白白送死。老人说在实战中,步兵班都是分成3个小组,一个小组3个人,一般而言都是几个小组交替前进,互相掩护;遇到敌人火力强大、冲击部队被火力压制的时候,甚至是士兵个人交替前进,趁着敌人火力间隙往前突进,在其他小组前进时,那些找到隐蔽处的小组会进行火力掩护。

在机的面前,并不是黑压压的一群战友,而是一片开阔地。老人说,他当机的时候,机枪射击也不是一个人就能完成,他们用的是重机枪,他还需要其他战友帮他搬运枪械;到达战场后,步兵班会最早展开,他们在冲锋之前已经3人一组互相拉开距离,班长会选择掩蔽物较多的路线,一个排的正面展开距离,往往就能达到500米以上;这时,所有人都处于隐蔽状态,随时待命。

此时,排长就会找到他,带着他的机枪小组来到较高的台地;没错,机的位置就是这么危险,但是他们必须这么做,因为这样才有最好的战场视野。当然,他们也是需要隐蔽的,排长会在冲锋之前交代机枪压制的几个重点目标,然后他们机枪小组就会搭建好掩蔽阵地,会有一个战友拿着望远镜,给他指示目标的大略位置,他在射击的时候也是以长点射为主,毕竟子弹是有限的。此时,他面前的视野是很开阔的,整个冲锋阵地都在自己眼前,而且自己的战友也分得很开,防止被敌人炮击。

等到冲锋开始后,步兵班、小组会分别交替出动,这是固定战术,最先出发的小组会吸引敌人的很多火力,他们机枪小组就马上进行压制,于此同时,另外一个方向的小组会借机迅速跃出掩蔽物,向前推进到下一个掩蔽处,等到敌人主要火力朝这边射击时,其他方向的小组又会出动,就这样交替、掩护、突破。

因此,很难在战场上出现开枪打到自己人的情况。关于老人的描述,其实很多资深军迷都能理解,这就是典型的“三三制”,实战中,3人为一组,3组为一班,3班为一排;冲锋时,小组里的2人在前,1人在后掩护;班里的2组在前,1组在后掩护;排里的2班在前,1班在后掩护。而机要么在冲锋路线的侧面,要么在高处的隐蔽处,他们负责压制敌人的火力点,而不是射击冲锋路线。

不过,总会出现人员密集进攻的时候,但是机又不笨,他不会朝着自己战友密集出现的地方扫射。当然,战场上总会出现误伤的时候,误伤本来就是战争的一部分,就连足球比赛都会出现“乌龙进球”(把球踢进本方球门),何况战场了。即便是现代战争,高精度的导弹,也往往会误伤自己士兵,所以实战中完全避免误伤是不可能的事情,只不过,这样的误伤是很少出现的,即便是冲锋时,机也很难打到自己人。

历史上有哪些巧合事件的发生让你惊掉下巴

以下是我家里的巧合,虽然不是惊天巧合,但只想分享一下给大家:

我妈24岁生女儿,即我姐,我姐也在24岁生女儿。关键我妈,我姐,我外甥女三个都同属马年: 1954,1978,2002。

我爸28岁结婚,我也28岁结婚。

我妈生我当天,她生日。

我爸妈生一女一男,是姐弟。

我姐也生一女一男,是姐弟。

我也是生一女一男,是姐弟。

现代战争如果采用人海战术、集团式冲锋还有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上图是韩国电影《太极旗飘扬》的意。

早在重机枪发明的19世纪,人海战术被宣布结束了。

在当年的津巴布韦,50名英国殖民地警察用4挺重机枪,打死3000名拿着冷兵器和火枪的非洲祖鲁武士,自己毫发无伤。

剩余的2000多名祖鲁武士,逃离现场。

而在重机枪发明之前,祖鲁武士曾经全歼一支1700人的英军。

当时英军步枪火力有限,不能对祖鲁武士造成短促的毁灭性打击。

如果说祖鲁武士都是步兵,骑兵又是怎么样呢?

稍后在埃及和苏丹,英国人和阿拉伯人的骑兵交手。

2万苏丹迈赫迪骑兵,向英军的重机枪和炮兵阵地冲锋。

在英军机枪和火炮的打击下,迈赫迪军短时间内伤亡高达1万5000人。

由于伤亡太大,迈赫迪骑兵军心大乱,溃不成军,苏丹随后被英国占领控制。

同样的事情,也出现在一战中。

著名的索姆河战役,经过7天炮火准备,英军和法军以人数优势,对德军阵地发动猛攻。

然而,他们很快落入德军重机枪火网中。

尤其英军以大无畏的精神,采用密集队形人海冲锋,被重机枪一排排扫到。

一天之内,英军近6万人伤亡。

当时英国媒体这么报道:战役第一天,英军以57470人伤亡的代价推进了仅仅3英里,这是英国陆军史上最为血腥的一天。

以上这些战例并不稀奇。

早在一战之前,德军就曾经做过实验,使用2挺重机枪对几百米阵地前设置的50个气球进行交叉射击。短短15分钟内,气球被击破了49个。

大家想想,气球才多大。如果连气球都被击破,更别说一个个人了。

二战中,人海战术就很少见了,因为的火力更强大。

除了重机枪以外,大量的轻机枪、、半自动步枪甚至自动步枪大量装备部队。

由于防御火力投射量极大,人海战术除了活靶子以外,不会有其他结果。

各国的步兵战术都严禁以营连规模的人海冲锋。这种打法徒增伤亡,没有什么战果。

一个步兵班要分为2到3个作战小组,互相掩护进攻或者防御。

不过,苏联在斯大林格勒也曾搞过人海战术,但也不是传统意义的人挨着人去冲锋,而是士兵相隔至少10到15米反复冲击德军阵地,以减少伤亡。

可惜,在没有足够重武器的掩护下,冲锋苏军士兵伤亡巨大,进展很小。

当时苏军士兵在斯大林格勒,平均只能活24个小时,军官只能活3天。

到了现代,人海战术就更无法奏效了。

今天的火力强度,已经不是以往都能相比的。

90年代的海湾战争中,美军一次高强度空袭,相当于以往发射了数万发炮弹。

在空袭火力覆盖区域,即便有千军万马也难以幸存。

二战日军投降之际,兵力分布如何

二战日军投降后的兵力,主要分为六大块:美国陆军受降单位、美国海军受降单位、战区受降单位、东南亚战区受降单位、苏联远东军受降单位和澳大利亚陆军受降单位。向战区投降的日军部队包括陆海军主要有131万人,包含1个总军司令部、3个方面军司令部(华北方面军、华中第6方面军、第16方面军)、10个军司令部(包含京沪地区第6、第13军、广东第23军,越南北纬16度以北地区第38军等);33个师团、1个战车师团、2个飞行师团;29个独立混成旅团、11个独立步兵旅团、1个骑兵旅团;13个独立警备队;1个支队。

海军总共有11万人向战区投降,包含方面舰队直辖或管下青岛方面特别根据地队、上海方面特别根据地队、扬子江方面特别根据地队、厦门方面特别根据地队、上海海军陆战队;方面舰队之海南警备府管下的横须贺镇守府第4特别陆战队、舞鹤镇守府第1特别陆战队、佐世保镇守府第8特别陆战队、第15警备队、第16警备队;高雄警备府管下的高雄方面特别根据地队、马公方面特别根据地队、第29航空战队共13支部队。

美国海军受降单位包括中太平洋、小笠原群岛和大湊湾日军投降。9月2日日军第三十一军司令兼第五十二师团长麦仓俊三郎中将、第四舰队司令原忠一海军中将、帕劳集团长兼第十四师团长井上贞卫中将、第三十根据地队司令伊藤贤三海军少将向马里亚纳美军司令默雷海军少将投降。投降日军计陆军3个师团、5个独立混成旅团,海军4个根据地队。再加上日军小笠原兵团和日军第五十军、海军大湊警备府,这三个地区日军总共向美国海军投降11万人。

美国陆军受降单位主要是日军本土部队。在太平洋战争期间后期日本本土部队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有六个常备师团中的五个调往太平洋战场,参加对盟军作战,后来的日本本土驻军是由原有的一个常备师团,加上从关东军隶下调回七个常备师团和两个新建师团,以及在本土通过改编留守师团、动员各兵种军事学校、教导队与予备役军人组建的五十七个师团(另有四个高炮师团),从南方军向本土复原与转隶各一个师团,共计六十九个师团的兵力编成。这些就是日本法西斯准备用以同美军进行所谓“本土决战”的全部兵力。这些部队在日本向美军投降后就地解散。

美国陆军受降单位还包括菲律宾、西南群岛和朝鲜北纬38度以南地区日军。9月3日,日军第十四方面军司令山下奉文大将代表菲律宾所有日军在吕宋岛碧瑶投降。投降日本陆军12个师团、5个独立混成旅团、1个飞行师团、1个战车师团,海军西南方面舰队及下属第三南遣舰队。9月7日,日军第二十八师团长纳见敏郎中将、奄美群岛独立混成第六十四旅团长高田利贞少将、原冲绳方面根据地队参谋长加藤唯雄向海军少将美军第十集团军司令史迪威上将投降。9月9日汉城,日军第十七方面军司令上月良夫中将、朝鲜总督阿部信行预备役陆军大将、镇海警备府司令山口仪三郎海军中将向美国第二十四军军长霍奇中将正式投降。投降日本陆军7个师团、2个独立混成旅团、第5航空军,海军镇海警备府。

苏联远东军受降单位主要是日本关东军部队。1945年8月8日,苏联宣布对日作战。9日凌晨,150万苏联红军分四路长驱直入我国东北,向关东军发起猛攻。此时,关东军总共有31个师团兵力,其中东北地区24个师团,朝鲜半岛7个师团。然而由于装备极差,缺少老兵,这31个师团的总体战力也就是8-9个师团而已。

在苏联红军以排山倒海之势直向日本关东军压过来的时候,日本天皇裕仁于8月15日中午宣读“停战诏书”,愿接受《波茨坦宣言》,无条件投降。8月16日,关东军总司令官山田乙三作出“本军只能奉戴圣旨,全力以赴结束战争”的决定。17日拂晓,关东军接到日木关于立即停止战斗行动的命令。这时,关东军己溃不成军,不能作有组织的投降,而是随着苏军进驻,在各地分别投降。8月16日苏联攻占元山。18日,驻哈尔滨的关东军投降。19日,关东军总司令官山田乙三签署无条件投降书,驻长春、吉林的关东军投降。20日,驻沈阳的关东军投降。22日,驻旅顺大连的日军投降。8月18日苏军越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半岛北部,同日并攻占了库页岛和千岛群岛。8月22日苏军占领平壤和开城,苏军占领朝鲜半岛北部。朝鲜北纬38度以北地区及南库页岛由苏军远东军总司令受降。

东南亚战区受降主要由英国来主持。1945年9月12日,盟军东南亚战区受降仪式在新加坡市政厅举行,东南亚战区最高司令、英国海军上将蒙巴顿主持。投降日军代表有第七方面军司令板垣征四郎大将、方面军司令木村兵太郎大将、第十八方面军司令中村明人中将、南方军总参谋长沼田多稼藏中将、第三航空军司令木下敏中将、第十方面舰队司令福留繁海军中将、第二南遣舰队司令柴田弥一郎海军中将共7人。另外英军还在在泰国、马来亚、南部印度、爪哇岛、苏门答腊岛、、受降。

澳大利亚陆军受降则包括西部新几内亚与澳北、俾斯麦群岛、所罗门群岛、东部新几内亚岛、婆罗洲等地总计9.1万日军向澳军投降,包含日本陆军11个师团、8个独立混成旅团、1个海上机动旅团,约19.4万人,海军6个根据地队。

星河战队人类指挥官如何编队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CopyRight © 2020-2025 www.howork.cn All Right Reser 好哇下载站皖ICP备2023016424号 免责申明

声明: 本站所有手机app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