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西方列强入侵了,却为何不侵略日本
19世纪那时候,可没有联合国主持公道,也没什么像样的国际关系和国际准则,奉行的就是弱肉强食的森林法则。
所以欧洲人发展起来之后,没有任何制约,就对全世界展开了侵略。
这个侵略基本上是不挑选对象的,无论是什么封建王国还是有原始特征的酋长国等一概都成了他们侵略的对象。
原因有二:
一是占领土地,作为殖民地或者据点,成为生产原料来源地,便于直接为这些国家的战略实施;
二是签署不平等条约,要求进行商业往来,获得倾销市场,赚取高额利润。
所以19世纪西方强国无论是对我们还是对日本,都有这个目的,也都进行过侵略。
对日本的侵略也是在几乎同期进行的。
(柏利打开日本国门)
按照日本历史的说法,美国人成了打开日本闭关锁国大门的第一个国家。
这个人叫柏利,是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1853年7月率4艘军舰到达日本浦贺,递交美国总统亲笔书信,向幕府提出开放口岸,要求和日本通商。
但是幕府拒绝了这个要求。第二年柏利又回来了,这次态度强硬,声称如果不满足条件,美国人就占领日本。幕府害怕了,和美国签署了不平等条约。从此日本也成了西方人侵略的对象。
不过美国对日本的侵略并非是要求割让领土,就是要从日本赚钱。
所以,一些日本高层特别是地方的大名和武士等认识到日本不能继续闭关,而是要迎合开放的潮流。
因而柏利虽然是侵略者,但诸如长州和萨摩等地方大员却和他能成为朋友。
因为他们都认识到可以从美国人身上,学到和西方打交道的方法,进而利用西方的技术和军事,来强大日本,甚至幕府,改革日本政治。
这种潮流下,没几年,也就是在柏利打开日本大门后的短短十几年,明治维新就开始了。
天皇重新掌权,日本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又过了短短十几年,日本就成了仅次于西方和美国的一个资本主义后期国家,在甲午海战中,甚至击败了清王朝,这不仅震动华夏,也让全世界大吃一惊,看到了日本的厉害之处。
此后日本就以西方国家自居,脱亚入欧成了事实上的外交政策,不断实施了比西方人还要激进的侵略政策,乃至最终成为二战的策源地。
因此日本曾被西方侵略这段历史或许也就被很多人淡忘了。
战功卓著的朱高煦是怎样一个人
有其父必有其子,朱高熙的悲剧结尾很可能真是受到了朱棣的影响,朱棣是起兵谋反当皇帝的,在朱棣起兵的过程中,朱高熙一直随军征战,没有朱高熙,朱棣很可能在东昌时就被南军给平了,在整个靖难之役的过程中,朱高熙更是多次帮助朱棣化解危机,而朱高炽在靖难之役的过程中,一直留守在北平,所以在朱棣登基之后,朱高熙仗着功劳比朱高炽大,垂涎皇位也很正常,但是他又很能作,最后活活把自己坑死了。
明成祖朱棣
朱高熙战功显赫,骄横狂妄
在朱高熙随朱棣南征北战的时候,朱高熙屡建战功,很受朱棣的信赖,朱高熙最开始也没对皇位继承权产生奇怪的想法,但是朱棣多次表扬朱高熙,还有意无意的暗示朱高熙,世子的身体不太好,这就让朱高熙开始对皇位浮想联翩,朱棣攻破北京城后,登基称帝,在江山稳定之后,也该开始考虑立储的问题了,这个时候朱高熙和朱高炽机会均等,甚至朱高熙的机会还要大一些。
朱高熙
但是朱棣在对比了两人后,最后因为朱高炽较为贤能,所以还是决定立朱高炽为太子,这肯定就引起了朱高熙的不满,朱高炽被立为太子后,朱高熙按照明朝惯例被分封到了云南,也许是朱棣为了防止再次发生靖难之役这样的事,所以有意的把朱高熙分封到了偏远的地方,朱高熙就对朱棣哭诉,自己又没有犯错,为什幺要去那么偏远的地方。
这个时候朱棣才有感触,自己老爹知道立朱允炆为太子,儿子们会不满,为什么却不忍遏制儿子们的权力,朱棣也不忍心为了朱高炽过于打压朱高熙,所以最后在朱高熙的哀求下还是允许让他回南京,回到南京后朱高熙行为跋扈,私自招募卫兵,朱棣知道后准备将朱高熙贬为庶人,在朱高炽求情后,朱高熙被封到了乐安州,但是朱高熙可没有感激朱高炽,反而是心生怨恨。
乐安州在朱高熙谋反被平后,改为武定州
朱棣死后,朱高熙开始了自己的作死之路
朱高熙也由此开始了自己的作死之路,朱棣死后,朱高熙开始筹划谋反,结果消息很快就传了出去,朱高炽知道了也没有准备平叛,反而是念及兄弟情谊,将朱高熙召回京城,给了他更优厚的待遇,但是这种以德报怨的行为却被朱高熙视为软弱,朱高炽很倒霉,皇帝还没当满一年就死了,朱瞻基继位。
朱瞻基延续了自己老爹对朱高熙的优待条件,朱高熙也不断的提出各种要求试探朱瞻基,朱瞻基几乎是有求必应,看到了朱瞻基的态度之后,朱高熙不在犹豫,开始筹划谋反事宜,结果朱高熙的办事能力真不怎么样,这次谋反再次被人给举报了,朱瞻基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决定御驾亲征。
明宣宗朱瞻基
兵临城下朱高熙开始慌了,朱瞻基也是真给他面子,让朱高熙交出怂恿他的人,可以放过朱高熙,朱高熙最后还是怂了,主动出城投降,大臣们都要朱瞻基处死朱高熙,朱瞻基还是很仁慈的放过了朱高熙,将其关押了起来,正所谓好死不如赖活着,朱高熙可能不知道这句话,很快他就开始了生命中最后一次作死。
朱高熙被关押起来后,有一天朱瞻基心血来潮想要去看看自己的叔叔,于是就来到了监狱中,本来一切交谈得很正常,结果就在朱瞻基要离开时,朱高熙没管住自己的脚,把朱瞻基绊了一个大跟头,恼羞成怒的朱瞻基没有在惯着朱高熙,让人用一口巨大的铜缸扣住朱高熙,朱高熙还在不断反抗,几乎把缸顶了起来,朱瞻基更不爽了,让人在缸边点了一把火,朱高熙被活活烧死。
我是玄坤,一个热爱并不断学习历史文化的求学者,每天一点分享,期待着朋友们的关注留言,能多和大家交流学习,感谢各位阅读!
宋仁宗是宋太祖的什么人
宋太祖赵匡胤把皇位传给弟弟宋太宗赵光义。赵光义传给儿子宋真宗赵恒,赵恒传位儿子宋仁宗赵贞。
因为宋太祖赵匡胤沒有把皇位传儿子而传弟弟,以后皇帝是宋太宗赵光义一族的。所以赵光义是宋仁宗亲爷爷。而宋太祖赵匡胤是宋仁宗赵贞的族爷爷。反过来说宋仁宗赵贞是宋太祖赵匡胤的族孙!
秦朝灭亡后,秦始皇的后人到哪里去了
秦朝灭亡以后,秦始皇的那些子女们都到哪里去了呢?
我们知道,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把六国皇宫里的那些嫔妃们都劫掠到咸阳,充塞在他的后宫。六国的其他一些美女,秦始皇也收刮而来。据历史记载,秦始皇后宫的人数达到了上万人。
而且正是因为秦始皇后宫人数非常多,原先的宫殿根本就装不下这么多人,因此,秦始皇才决定修一座阿房宫。究竟阿房宫有多大?由于并没有完整修出来,再加上又被项羽一把火给烧掉了,所以其大小我们现在不能够确定。不过据史料记载,项羽把阿房宫烧了一个多月。由此可见,阿房宫如果真正修起来的话,确实是相当庞大的。
(秦始皇剧照)
秦始皇有这么多夫人,显然,他的儿女们应该不少。
那么,秦朝灭亡的时候,秦始皇的那些儿女们,最终都到哪里去了呢?
秦二世是在赵高和李斯的合谋下,假借秦始皇的遗诏,杀掉扶苏和蒙恬、蒙毅兄弟,登上皇位的。
秦二世作为秦始皇最小的儿子,虽然生前受到秦始皇的喜爱,但是秦始皇并没有明确说明要传位给他。因此,秦二世虽然当了皇帝,虽然他和赵高、李斯假借的是秦始皇的遗诏,但是秦始皇的其他儿女们都知道,这是秦二世与赵高、李斯的一个阴谋。
再加上秦二世本身是一个昏庸的人,甚至有可能他的智力都有一些问题。为什么说ta 的智力很可能有问题呢?后来赵高发起的“指鹿为马”事件,他连马和鹿都分不清,也不敢确认。由此可见,他昏庸到何种程度。
同时,秦二世上台以后,又花天酒地,不理朝政,把朝中的大小事物甩给了赵高。这就使得赵高有了篡夺秦朝皇位的野心。
这样一来,秦二世的那些兄弟姐妹们,当然非常有意见。他们议论纷纷,也是很正常的。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他们也许并没有议论,但是赵高因为想篡夺秦二世的江山,所以他想假借秦二世的手,杀掉他的那些兄弟姐妹。只要把皇室清理干净了,最后再对付秦二世,整个皇室没人了,那么赵高当皇帝也就顺理成章了。
(赵高剧照)
事实上,赵高也是按照这条路走下来的。如果最终不是天下爆发了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赵高篡夺秦朝皇位是肯定的。
赵高有这样一个计划,于是他就对秦二世说,你的兄弟姐妹们,正在对你议论纷纷,说你篡夺皇位。你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他们全部杀掉。这样一来,你的皇位才能够保得住。
秦二世是一个昏庸的人,同时又很留恋皇位,还害怕报复。所以他对赵高的话深信不疑。也就这样,他开始对他的兄弟姐妹进行大。
历史记载,除了扶苏早已被杀死以外,公子将闾兄弟3人,也在秦二世的逼迫之下,最终拔剑。另外又有6名公子被戮死于杜县。这6名公子究竟叫什么名字?并没有相关的历史记载。后来又有12名公子,在咸阳被戮死。这十二名公子也没有姓名。有姓名的,只有一个公子叫公子高,他害怕自己也被残忍戮死,所以要求自己为秦始皇殉葬。最终,他在秦始皇的陵墓前。
秦始皇的女儿究竟有多少?也不是很确定,历史上也是只记载,有10名公主,被害死在杜县。
这20多人,是不是秦始皇的全部子女?这个可不一定。因为我们前面也说了,秦始皇有上万夫人,就算秦始皇不可能把他的恩泽遍及这上万夫人,但是在秦朝十多年的时间里面,秦始皇的恩泽应该也会洒出去不少。夫人生孩子的机会也是很多的。所以,这20多个孩子,应该不是秦始皇所有的孩子。
(秦二世剧照)
尤其是后来出现了一个子婴,相当奇怪。如果秦二世杀掉了他所有的兄弟姐妹,那么为什么突然冒出一个子婴来呢?这个子婴是不是秦二世的兄弟姐妹呢?
有人猜测他可能是扶苏的儿子,又有人又猜测他是秦始皇兄弟成蟜的儿子。当然也有可能,他就是秦二世没杀光的兄弟。《史记》并没有说秦二世,杀死了他所有的兄弟姐妹。所以留存下来,也是有可能的。
不过,虽然秦二世可能有兄弟姐妹留存下来,但是最终他们也没有活下来。因为后来项羽打进咸阳的时候,对秦皇室又来了一通残杀。
当时秦王子婴已经向项羽投降了。子婴也觉得,项羽不会杀他,毕竟他并没有做什么恶事,而且还杀掉了全天下痛恨的赵高。再加上当时他已经把自己降级为秦王了,和项羽并没有多大的利益,所以他觉得项羽肯定会放过他。哪知道项羽根本就没有放过他,把他给杀掉了。
项羽既然连子婴都不放过,连秦始皇的所有宫殿也不放过,他怎么还会放过,秦始皇的其他儿女呢?也就是说,就算秦始皇有其他子女留存下来,可能也都被项羽再一次给杀光了。
总之,秦始皇建立了那么大一个江山,最终却落得这样一个结局,实在是可悲。
(参考资料:《史记》等)
女真人有宋徽宗吗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题记
靖康之耻,发生于北宋宋钦宗靖康年间,历史上的公元1126年~公元1127年。
金军攻破开封城,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以及皇室3000余人,全部押解北上。
到达燕京后,金人举行了隆重的献俘仪式。金人让俘虏着上身,在脖子上系一根绳,像羊一样被人牵着,名曰"牵羊礼"。
宋钦宗的朱皇后朱琏,忍受不了如此奇耻大辱,当夜就投水自尽了!
宋徽宗不堪折磨,也想上吊自尽,被儿子钦宗发现。救下来后,父子俩抱头痛哭。
后来 ,金人又将二帝从五国城转移到了均州,早就虚弱不堪的宋徽宗,终于病死了。
死人都不放过!
金人将宋徽宗的尸体,当着儿子宋钦宗的面焚烧。烧到半焦烂的时候,又用水浇灭,再将尸体扔到盛有水的坑中。
金人说,这样,坑里的水就可以用来做灯油!
一旁的宋钦宗,如何能眼睁睁地看见自己死去的父亲,一遍又一遍地遭人蹂躏?他悲伤至极,便要跳入坑中。
金人死活不让,说是弄脏了坑里的水就不能做灯油用了。
《大宋宣和遗事》记载:
1156年6月,宋钦宗身体孱弱,在一场被人安排的赛马场上,不善马术的宋钦宗,从马上摔下来,被乱马铁蹄践踏而死。
宋徽宗,本名赵佶,在位时间约25年。为什么说他是三多皇帝呢?
第1多:后宫女人多!
宋徽宗对皇位不是很感冒,对女人却很热衷。“爱美人胜过爱江山”,这句话来形容宋徽宗,一点都不过分。
据《开封府状》记载:靖康之难时,宋徽宗有封号的妃嫔及女官共143人,没有封号的宫女多达504人。
而《宋史》记载:北宋灭亡前,宋徽宗的后宫有美女一万多!
第2多:孩子多!
据官方不完全统计,宋徽宗共儿子32个,女儿25个。这个数字还不完全包括宋徽宗被俘后,在北方所生的孩子。
第3多:才艺多!
在艺术的领域,不论是吟诗作赋,填词作曲,还是笔墨丹青,宋徽宗绝对堪称一流。被流放期间,心境大变,写下了很多诗。
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
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天无南雁飞。
在这首诗里,他的孤独与凄凉,感伤与思念跃然纸上!
宋徽宗赵佶,是宋神宗的第11个儿子、宋哲宗的弟弟。也就是说,赵佶出生在帝王之家。
赵佶从小养尊处优,以至逐渐养成了轻佻浪荡的性格。所以,长大之后的赵佶,不像别的皇子,总是窥视皇位。
他喜欢游戏踢球,迷恋声色犬马。
他喜欢寻花问柳,流连青楼歌馆。
他喜欢京城中绝色的。
他喜欢将自己心仪的,乔装打扮带回府中,长期厮混。
就算是当了皇上,赵佶也无心于政务,继续过着自己糜烂不堪的生活。
即使后宫粉黛三千,佳丽如云,也拴不住宋徽宗放浪的心。常常,赵佶脱下黄袍,换上便装就溜出了宫门。
外面的女子,新鲜、刺激、他喜欢!
于是,就有了宋徽宗和京城名妓李师师的一段佳话。
有人见皇帝不惜九五之尊,游幸于青楼妓馆,就上疏规谏徽宗。宋徽宗勃然大怒,大骂其诬蔑天子,将其发配去了郴州!
靖康之耻中,金军俘虏的不止宋徽宗、宋钦宗父子,还有皇室3000多人,其中包扩皇帝的妃嫔们。
北上的路上,金人欺侮女子,那是家常便饭。很多女人还没有走到金国,就死在去金国的路上。
到了金国后,大部分的妃嫔、宫女都被金人霸占了。
只有没有被金人看中的妃嫔,留在了宋徽宗身边。就是这小部分人,和宋徽宗在异国他乡继续延续了北宋的香火。
根据史书记载:
“(宋徽宗)入(金)国后,又生六子八女。”
《宋俘记》记载:
“别有子女五人,具六年春生,非昏德胤。”
意思是说,还有5个孩子是否全是宋徽宗亲生的,还存在争议,
是不是亲生的,在那种情况下,对于宋徽宗,还重要吗?
有人非常疑惑:
一个落魄的皇帝被囚禁起来之后,怎么还有心情生那么多的孩子?
此言差矣!
孟子曰:"食色,性也!”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食欲和都是人的本性!
对,宋徽宗的本性就是如此!
亡国也好,亡朝也罢,他赵佶本来就对皇位不感兴趣,他本来就不怎么问政事。
只不过,现在换了一种心境。他从高高在上的皇帝,变成了阶下囚。
阶下囚,又如何?
在饱受金人的日子里,和自己的妃嫔抱在一起互相取暖,大约是赵佶忘记痛苦的一剂良药。
也许,只有和自己的妃嫔一起,才可以找到一点点当初的尊严。
再说,那个时候,又没有手机玩游戏,又没有电视可以看,靠什么娱乐呢?
那就生孩子玩吧……
三少说:
我每次读岳飞的《满江红》,总感觉有什么东西在胸中流过。
如果是宋徽宗能够读到这首诗的话,这个北宋的大才子,不知道会有何感想?
皇上,你会不会有一丝丝的怒发冲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