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和成能组成什么词振和成这两个字,能组成
振
以此开头的词振奋 振兴 振作 振动 振振有辞 振荡 振聋发聩 振臂一呼 振臂 振振有词 振子 振翼 振刷 振慑 振旅 振恐 振救 振幅 振荡器 振颤 振怖 振拔
以此居中的词
杨振宁 发聋振聩 声振林木 折槁振落 发蒙振落 发蒙振聩 声振寰宇 如振落叶 俞振飞 移风振俗 扬葩振藻 谐振子 霞振云从 提纲振领 受迫振动 声振屋瓦 敲山振虎 启瞶振聋 偏振光 晶体振荡器 简谐振动 稽古振今 混凝土振捣机 骇目振心 固有振动 共振器 分贫振穷 发蒙振槁 发瞽振聋 多谐振荡器 顿纲振纪 电磁振荡 弹冠振衣 弹冠振衿 摧枯振朽 摛翰振藻 本机振荡器 班师振旅
以此结尾的词
一蹶不振 不振 共振 核磁共振 谐振 萎靡不振 金声玉振 颖振 一跌不振 抰振 严振 宣振 雄振 响振 遐振 翕振 萎糜不振 委靡不振 威振 提振 肃振 施振 声誉大振 赡振 散振 偏振 丕振 喷振 没振 隆振 龙骧麟振 龙威虎振 廪振 麟振 厘振 匡振 蠲振 金相玉振 急振 鸿振 汩振 孤蓬自振 凤振 奋振 董振
成
以此开头的词成为 成功 成立 成熟 成长 成员 成本 成绩 成都 成就 成果 成人 成分 成年 成品 成效 成形 成败 成都市 成交 成型 成对 成名 成天 成真 成功率 成风 成份 成行 成堆 成全 成群 成因 成家 成文 成说 成色 成批 成套 成才 成语 成事 成气候 成见 成性 成婚 成活 成材 成仁 成心 成绩单 成林 成数 成约 成亲 成书 成灾 成活率 成吉思汗 成日 成双成对 成方 成衣 成仙 成器 成章 成规 成人教育 成眠 成癖 成趣 成药 成精 成法 成文法 成虫 成化 成算 成例 成寐 成礼 成服 成丁 成命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成人之美 成龙配套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成竹在胸 成败在此一举 成家立业 成千成万 成群结队 成年累月 成败利钝 成王败寇 成败论人 成则为王,败则为寇 成则为王,败则为贼 成败得失 成双作对 成日成夜 成一家言 成仁取义 成千上万 成式 成诵 成天价 成夜 成事不说 成己成物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成议 成算在心 成组运输 成卒 成总儿 成总 成资 成准 成庄 成住坏空 成竹 成轴 成周 成致 成旨 成政 成证 成者为王,败者为贼 成兆才 成招 成则为王,败则为虏 成造 成允 成月 成狱 成育 成渝铁路 成幼 成踊 成瘾性 成婣 成埶 成益 成衣铺 成业 成也萧何败萧何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成窑 成妖作怪 成阳公 成盐 成言 成训 成勋 成绪 成效卓著 成象 成宪 成袭 成习 成物 成务 成问题 成位 成王败贼 成王 成团打块 成头 成童 成天际 成体 成套设备 成堂 成汤 成遂 成岁 成速 成俗 成双 成衰 成孰 成室 成势 成事不足,坏事有余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 成市 成世 成师 成身 成商 成丧 成三破二 成日价 成日家 成任 成人之善 成然 成群作队 成群逐队 成群结伙 成群结党 成群集党 成群打伙 成羣 成券 成庆 成寝 成擒 成禽 成千论万 成千累万 成平 成篇 成配 成排 成年溜辈 成年家 成年古代 成谋 成名成家 成门户 成美 成论 成律 成卢 成龙 成烈 成列 成梁 成殓 成练 成连 成粒 成利 成理 成劳 成阔 成昆铁路 成矿作用 成矿 成圹 成科 成康 成开皆大吉,闭破莫商量 成均监 成均 成君 成军 成句 成局 成居 成鸠 成景 成精作怪 成荆 成金 成戒 成结 成鉴 成覸 成奸 成价 成贾 成家立计 成济 成纪 成集 成吉思汗陵 成基 成积 成昏 成涣 成欢 成坏 成话 成画 成弘 成和 成何体统 成何体面 成何世界 成合 成好 成汉 成裹 成国渠 成国 成轨 成规陋习 成光 成冠 成骨 成公 成个儿 成格 成皋之战 成福 成佛作祖 成佛 成风之斫 成风尽垩 成风斤 成仿吾 成房 成反比 成都平原 成都卖卜 成都卜 成典 成德 成道 成单 成丹 成贷 成辞 成串 成仇 成持 成城断金 成城 成操 成材林 成布 成不的 成病 成辟 成毕 成比 成本会计 成帮结队 成败兴废 成败荣枯 成哀
以此居中的词
组成部分 顺理成章 胸有成竹 未成年人 半成品 一成不变 泛滥成灾 卓有成效 功成名就 众志成城 打成一片 泣不成声 点石成金 集成电路 蔚然成风 恼羞成怒 弄巧成拙 中成药 不成气候 积少成多 制成品 抱成一团 墨守成规 恨铁不成钢 不成样子 望子成龙 不成方圆 溃不成军 老成持重 拧成一股绳 木已成舟 不成器 弄假成真 出口成章 合成纤维 滴水成冰 自成一家 合成树脂 马到成功 速成班 不成体统 生米煮成熟饭 屈打成招 合成橡胶 杀身成仁 言之成理 不成话 合成革 相映成趣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着手成春 铸成大错 集腋成裘 积沙成滩 得失成败 因人成事 立地成佛 习非成是 势成骑虎 老羞成怒 功成身退 斐然成章 蒸沙成饭 一举成名 无巧不成书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行成于思 积劳成疾 点铁成金 习惯成自然 高不成低不就 下笔成章 下笔成文 点金成铁 积非成是 不打不成相识 竖子成名 百炼成钢 豺狼成性 反目成仇 三人成虎 独木不成林 配套成龙 功成名遂 出言成章 磨杵成针 血流成渠 血流成河 养痈成患 过目成诵 一成一旅 坐观成败 积土成山 蚌病成珠 既成事实 绿叶成阴 一失足成千古恨 驾鹤成仙 挥汗成雨 涉笔成趣 聚沙成塔 三五成群 收回成命 功成不居 混成旅 聚蚊成雷 看朱成碧 收成弃败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养虺成蛇 玉不琢,不成器 操翰成章 少成若性 单丝不成线 乌焉成马 画虎不成反类狗 橛守成规 开物成务 运斤成风 磨砖成镜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为好成歉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咳唾成珠 拍板成交 积沙成塔 积水成渊 贪墨成风 儿女成行 失败为成功之母 炊沙成饭 相沿成习 高不成,低不就 不成三瓦 织楚成门 蔚成风气 学书不成,学剑不成 土扶成墙 嗜杀成性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囿于成见 功成行满 恪守成宪 援笔成章 圆成实自性 玉成其事 玉成其美 雨成池 余霞成绮 忧愤成疾 引日成岁 已成定局 宜成醪 衣则成人,水则成田 一物不成,两物见在 一索成男 一家不成,两家现在 一成不易 夜不成寐 养成工 眼中流血,心里成灰 眼成穿 熏陶成性 学业成绩报告单 眩碧成朱 羞恼成怒 熊成基 胸有成算 胸有成略 胸无成竹 形成层 孝成王 相沿成俗 相帅成风 现成话 现成饭 下笔成篇 袭以成俗 习以成性 习以成俗,习以成风 习以成俗 习以成风 习非成俗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武成王 五种经济成分 五步成诗 无巧不成话 无成子 握手成交 文成履 文成公主 未成一篑 未成人 未成年犯管教所 未成冠 委曲成全 唯成分论 望子成名 剜肉成疮 唾地成文 脱口成章 土帮土成墙,穷帮穷成王 同成异败 铁杵磨成针 铁杵成针 铁棒磨成针 天成地平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桃李成蹊 桃李不言,下自成行 棠郊成政 缩成一团 素见成事 耸膊成山 顺之者成,逆之者败 顺境成才 水积成川 水成岩 双极型集成电路 守成保业 收回成涣 嗜血成性 嗜酒成性 嗜痂成癖 视白成黑 势成水火 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十成九稳 诗成得袍 失败是成功之母 失败乃成功之母 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生米做成熟饭 深成岩 涉笔成雅 舍身成仁 舍己成人 杀身成义 杀身成名 三怨成府 三写成乌 三徙成国 三徙成都 三日成魄 三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三人成市虎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三夫成市虎 撒豆成兵 汝成人耶 儒士成林 容成子 容成氏 容成公 人多成王 染翰成章 取义成仁 丘成桐 庆成宴 寝不成寐 亲上成亲 俏成俏败 巧思成文 巧能成事 浅成岩 钱过北斗,米烂成仓 千锤成利器 迄未成功 旗旆成阴 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萋斐成锦 七成八脉 七步成章 七步成诗 七八成,七八成儿 破涕成笑 喷唾成珠 潘鬓成霜 拧成一股 捏沙成团 目成心许 目成心授 目成眉语 墨守成法 明成祖 米已成炊 米烂成仓 靡然成风 没巧不成话 没成捆 没成儿 买卖不成仁义在 落成典礼 绿叶成阴 绿叶成荫 率尔成章 留成,留成儿 流血成渠 流血成河 蓼菜成行 连衽成帷 立业成家 李自成起义 李成桂 累足成步 乐成人美 老米饭捏杀不成团 老成之见 老成人 老成炼达 老成练达 老成见到 老成凋谢 老成典型 恪守成式 刻烛成诗 刻鹄成鹜 刻薄成家 看碧成朱 刊成板 欬唾成珠 开成石经 君子成人之美 绝对成本说 滴成河 聚少成多 句子成分 久炼成钢 久病成医 久病成良医 九折成医 台 宫醴泉铭 宫碑 宫 晶体管晶体管逻辑集成电路 经济成分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集成电路 接袂成帷 交易不成仁义在 见性成佛 家成业就 加成反应 计算机体层成像 集成电路卡 积忧成疾 积羞成怒 积小成大 积习成俗 积习成常 积微成着 积微成著 积善成德 积劳成病 积厚成器 积讹成蠹 机会成本 火成岩 混成协 挥剑成河 挥翰成风 宦成名立 画龙不成反为狗 画虎成狗 画虎不成反类犬 画地成图 画地成牢 化民成俗 化腐成奇 花成蜜就 厚膜集成电路 合成药物 合成洗衣粉 合成洗涤剂 合成天然橡胶 合成塔 合成石油 合成摄影 合成染料 合成酶 合成矿物 合成 合成词 合成氨法 好事成双 豪末不掇,将成斧柯 广成子 广成传 观者成堵 固执成见 固守成规 功者难成而易败 功成事立 功成骨枯 功成弗居 功不成,名不就 工农速成中学 格于成例 革凡成圣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改是成非 复指成分 负土成坟 风成化习 放下屠刀,立便成佛 范成大 反老成童 法成令修 发射极耦合逻辑集成电路 发名成业 堆积成山 独树不成林 逗节成枝 东也不成,西也不就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鼎成龙升 鼎成龙去 点屏成蝇 滴水成河,粒米成箩 滴水成河 滴水成冻 大成至圣先师 大成殿 打成平手 垂成之功 触目成诵 楚汉成皋之战 出语成章 虫叶成字 叱石成羊 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吃现成饭 朝成夕毁 朝成暮毁 朝成暮遍 朝成暮徧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长虺成蛇 不喑不聋,不成姑公 不以成败论英雄 不打不成器 不痴不聋,不成姑公 不成文法 不成人 不成才 薄膜集成电路 伯成子高 比较成本说 豹成文 宝成铁路 败事有余,成事不足 败寇成王 败笔成丘 柏成子高 柏成子皋 百忍成金 百巧成穷 百炼成刚 白手成家 拔戟成一队
以此结尾的词
完成 造成 变成 形成 组成 构成 达成 当成 分成 改成 促成 赞成 看成 结成 合成 养成 八成 生成 化成 大成 落成 水到渠成 集成 年成 大功告成 有成 提成 责成 长成 天成 速成 作成 玉成 老成 现成 约定俗成 收成 一事无成 告成 既成 混成 金日成 浑然天成 总成 坐享其成 功败垂成 无成 留成 李自成 大器晚成 梁思成 守成 少年老成 集大成 劈成 求成 十成 演成 相成 礼成 有志者事竟成 一无所成 一气呵成 百无一成 马上功成 铁杵成 急于求成 相反相成 老大无成 天平地成 羽翼已成 画虎不成 相辅相成 垂成 习与性成 地平天成 政以贿成 波澜老成 事以密成 功到自然成 疑行无成 学书不成,学剑不成 有志竟成 旦种暮成 蚤成 圆成 玉汝于成 语言合成 羽翼既成 有机合成 盈成 应成 翼成 移成 一气浑成 一挥而成 一蹴而成 一成 仰成 阳成 盐梅相成 玄成 续成 绪成 序成 徐铸成 胥成 秀才,三年不成 休成 行成 心成 小成 箫韶 萧道成 项领成 相生相成 相待而成 夏成 习与体成 西成 物种形成 务成 武成 无为自成 无为而成 文贵天成 文成 委成 晩成 外成 腯成 同情相成 通成 天文学大成 逖成 陶成 遂成 岁物丰成 肃成 夙成 司成 顺成 水火相济,盐梅相成 双成 熟成 受成 适以相成 视成 事无三不成 事无二成 事事无成 事败垂成 实成 身退功成 少成 上成 三成 柔成 容成 稔口年龄构口构工合成 取成 曲成 秋成 庆成 请成 秦成 强合和成 讫成 期月有成 七策五成 平成 频率合成 譬成 盆成 偶成 闹年成 难易相成 难不成 目成 默成 莫不成 妙手天成 美成 没十成 懋成 漫成 马到功成 洛成 率成 吕天成 龙头属老成 了不成 练达老成 立成 历练老成 李秀成 李成 类成 乐成 牢成 劳成 兰成 来成 坤成 亏成 库成 克成 考成 康成 居成 就成 久惯牢成 九转丸成 九转功成 九转丹成 寖成 匠成 见成 艰难玉成 坚成 佳偶自天成 继成 济成 获成 混然天成 掍成 浑然自成 浑成 宦成 滑成 后成 和成 好谋而成 好梦难成 果成 国成 棍成 归成 广成 官怠于宦成 官成 观成 顾成 鼓成 骨化风成 古今图书集成 古成 更成 该成 阜成 呒淘成 福寿天成 奉成 丰成 犯罪构成 堕成 董成 东作西成 鼎成 跌成 典成 底成 狄成 登成 大司成 大器晩成 大功毕成 大工告成 大八成 翠织成 垂拱仰成 川端康成 饬成 持盈守成 陈玉成 陈化成 裁成 财成 不劳而成 不成 不安小成 伯成 秉成 保业守成 邦成 败于垂成 柏成 百无所成 百事无成 白首无成
高适,王昌龄,岑参对边塞诗的贡献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一些有切身边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体验的作家,以亲历的见闻来写作;另一些诗人用乐府旧题来进行翻新的创作.参与人数之多,诗作数量之大,为前代所未见.其创作贯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其中,初、盛唐边塞诗多昂扬奋发的格调,艺术性最强.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是初唐写作边塞诗较多的作家,他的边塞诗一方面题材开阔,内容包括:A、边塞风光;B、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C、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D、边疆将士思乡的情思.不仅内容涵盖了盛唐边塞诗的大多领域,而且格调高亢.此后其他著名诗人如:杨炯、陈子昂、杜审言等人也创作边塞诗.边塞诗创作一时蔚为风气.
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维,高之《燕歌行》、岑之《白雪歌》、 《走马川行》等七言 长篇歌行代表了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即: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除此之外,盛唐大诗人李白、杜甫都写过边塞诗,这些边塞诗成为他们的代表作的一部分.如:李白的《关山月》、《塞下曲》六首、《战城南》、《北风行》……,杜甫的《兵车行》、《前出塞九首》、《后出塞六首》等.另外一些诗人也有边塞诗的名篇传世,如王昌龄有《出塞》、《从军行》,王之涣有《出塞》,王翰有《凉州词》.盛唐诗成为边塞诗创作的顶点.此后中晚唐并没有出现边塞诗的大家,但题材有所扩展.
2、初盛唐边塞诗繁荣的原因
一方面在于强大的边防和高度自信的时代风貌;另一方面在于 建功立业的壮志和“入幕制度”的刺激.文人普遍投笔从戎,赴边求功.正如杨炯诗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王维诗句“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城.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岑参诗句“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丈夫一英雄.”
3、盛唐边塞诗的特点,在于以下四个方面:
(1)题材广阔:一方面包括:将士建立军功的壮志,边地生活的艰辛,战争的酷烈场面,将士的思家情绪;另一方面包括:边塞风光,边疆地理,民族风情,民族交往等各个方面.其中以前者为主要题材.
(2)意象宏阔:大处落笔,写奇情壮景.
(3)基调昂扬:气势流畅,富有崇高感.
(4)体裁兼善:歌行、律绝皆有佳作.
就边塞诗的体裁来看,包括歌行在内的古体诗创作已经成熟,蔚为大观,代表作品有:李颀《古从军行》“…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另一个方面,近体边塞诗也走向成熟.代表作品有: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王昌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关门.前军夜战洮河北,以报生擒土谷浑.”;王之涣《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二)高适的边塞诗
1、生平:
高适(701-765)是盛唐边塞诗的主要创作者,这和他的边塞经历有密切的关系.高适在人生的早年,就渴望从军,建立边功.他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北上登蓟门,茫茫见沙漠.倚剑对风尘,慨然思卫霍.…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自天宝十二年(753)开始,高适长期从军,三度出塞,军旅生活体验丰富.高适每次出塞都写了大量的诗或纪行,或抒怀.
高适边塞诗题材选取角度的特点是:以政治家的眼光来观察、分析边塞的现状,把战争和国家的安危、的苦乐联系在一起考虑,因此题材广泛,思想深刻.譬如,他对边塞的纷扰不宁表示忧虑:“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蓟中作》).他对战士的勇往无前,作热烈的歌颂:“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燕歌行》).他对战争的意义也有深刻的思索:“青海只今将饮马,黄河不用更防秋”(《九曲词》).角度全面是高适诗歌的独到之处.
2、诗作风格:风骨凛然
前人评价高适的诗“读之使人感慨”(严羽《沧浪诗话》)“适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殷璠《河岳英灵集》)概括起来就是风骨凛然.“风骨凛然”即突出雄浑悲壮的精神意绪,无畏无惧的英雄气慨 ,因而有气魄,有境界的诗风.
他的诗继承汉魏古诗的遒劲风格,常用的表现是铺排对比,直抒胸臆.诗作带着强烈的感情.譬如表明功名的“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高适在诗中常常抒发议论,穿插在叙事和抒情当中,使作品更深厚老成.高诗以七古见长.诗歌容量大,情感跌宕起伏,意象色彩鲜明而又简洁.故胡应麟《诗薮》称“音节鲜明,情致委折,浓纤修短,得衷合度”.
3、《燕歌行》赏析:
(1)诗题及创作背景:《燕歌行》是盛唐边塞诗的代表作之一,也是高适的“第一大篇”.《燕歌行》本是乐府的体裁,魏文帝曹丕最早以这个题目写诗.此后这个题目常用来歌咏东北边地(燕地)的征戍之苦和思妇相思之情.本诗对旧有的题材进行了开拓.对于诗歌的创作意图,历来众说纷纭,一说是:以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平定了契丹叛乱的几次战争为事由,歌颂守边战士排除万难,克敌制胜的爱国精神;另一说是揭露张守珪战败还妄请战功的问题,谴责将领骄傲轻敌,造成战争失败,使广大兵士受大极大痛苦和牺牲.到底是歌颂还是讽刺?依据《文学史》(文学出版社)的观点,并考虑到诗的前序,我们认为,这首诗和张守珪的事有一定关系,但诗中所写并非完全是这次战役,而是融合他在蓟门的见闻,以更高的艺术概括,表现了他对战士们的深刻同情.
(2)以下讲习诗歌的内容:
诗序说明了创作的事由,“开元二十六年,一位跟随元帅出征的朋友回来,写了一首《燕歌行》诗给我看.我深感当今征战戍守的事情,于是和了一首.”开元二十六年,张守珪的部将在和叛变的奚族人作战中打了一次败仗,“守珪隐其败状,而妄奏克获之功”(见《旧唐书·张守珪传》)
前八句诗概括了将士们出征的过程.诗的发端“汉家烟尘在东北”两句指明了战争的方位和性质.诗中的“汉家烟尘”和“汉将辞家”指当朝将士.“男儿本自重横行”中的横行,是横行敌境,一往无前的意思.“摐军伐鼓下榆关”两句写出征的军容.“校蔚羽书飞翰海”中一个“飞”字传神地说明军情紧急,战局危险.气氛由此逐渐推进,趋于紧张.
次八句写战斗危急而失利.落笔便是“山川萧条极边土”,这个开阔而无险可平的地带,带出一片肃杀的气氛.胡骑迅猛剽悍,如狂风暴雨,卷地而来.汉军奋力迎敌,杀得昏天暗地,不辨死生.“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对比了将军和士兵苦乐悬殊的生活,隐约地道出了失利的必然结果.紧接着写战争失利,力竭兵稀,重围难解,孤城落日,衰草连天,这些边塞特有的阴惨景色,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
紧接下来的八句写战争带给士兵的痛苦,这正是被围困在险境中的士兵心情的写照.“铁衣远戍辛勤久”写征战在外的将士,“玉箸应啼别离后”写战士想象当中的独守在家的妇人.妇人日夜悲愁,但“边庭飘飖哪可度”?战士徒然回首,毕竟“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久久萦绕,笼罩在战士的周围,夜巡的刁斗声声声紧急,敲碎了他思乡的心.这原本是《燕歌行》这个诗题旧有的内容.但本诗的渲染较前人更甚.士兵复杂的内心活动,无疑深化了主题.是谁让他们身陷绝境?
最后四句收束全篇,感慨无穷,淋漓悲壮.“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战士们浴血奋战,视死如归,又岂是为了讨得个人的功勋.这句饱含着诗人的礼赞.由此讽刺了冒进贪功的汉将.末二句诗人感慨“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百年前威镇北边的飞将军李广处处爱护士卒的形象,和如今骄横的将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提出李将军,意义深广.从汉到唐,悠悠千载,边塞战争不计其数,但像李广那样即爱护士卒又能镇守边疆的将帅真是难求啊.以李广终篇,意境更为雄浑深远.
(3)评价:
A、从思想内容来看,《燕歌行》的同题诗作,大多写征夫思妇的缠绵相思,本诗打破了这一题材格局,突出表现英勇的气慨和悲壮的情绪.以错综交织的诗笔,把荒凉绝漠的自然环境,如火如荼的战争气氛,士兵在战斗中的复杂变化的内心活动融合到一起,形成了全诗雄厚深广悲壮淋漓的艺术风格.
B、从表现技巧来看,诗中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从大段落来看,出兵时的金鼓震天和战败后的困苦凄凉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贯穿全篇的描写来看,士兵的效命死节和将军的怙宠贪功形成对比.士兵的辛苦作战和将军的纵情声色形成对比.结尾提出李广,又是古今对比.对比手法的运用,使诗歌寓意深刻.此外,诗歌用韵四句一转,显出跳跃奔放的气势.
(三)岑参的边塞诗
1、作者生平:
岑参(715-769)是盛唐边塞诗的的主要创作者,这和他的经历有密切关系.他向往从军立功,把它当作求取功名的一条主要途径.从军前,他曾写下这样的诗句:“终日不得意,出门何所之.从人觅颜色,自叹是男儿.”(《江上春叹》);“盖将军,真丈夫,行年三十执金吾.”(《玉门关盖将军歌》);“功名只应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自从天宝八年(749)开始,岑参两度出塞,先赴安西任掌书记,后赴北庭任节度判官,经历了长达八年的边塞生活,历练成为一个边塞诗人.
岑参边塞诗的特色及价值在于充满了山川奇气和爱国壮志.所谓山川奇气,即以边疆自然风光作为诗歌意象,在绝域的荒凉和广漠中挖掘庄严和美丽,并加以热烈歌颂,这是岑参诗歌的独到之处.所谓爱国壮志,即抒写边防将士保卫边疆的正气.在艺术上,善于观察,精于描绘是他的特长.岑参诗常用的表现手段是:丰富的想象、新奇的比喻和合理的夸张.譬如以梨花喻雪,以“一团旋风桃花色”比喻骏马,以刀割面比喻寒风,都是新奇的.夸张更为常见,譬如“一川碎石大如斗”(《走马川行》);“都护宝刀冻欲断”(《天山雪歌》)都是富有表现力的夸张.诗体形式上,岑参长于七言古诗,容量大,内容丰富,气势充沛.
2、诗风:奇情壮采
杜甫曾说“岑参兄弟皆好奇”.岑参的边塞诗句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感情热烈,气势雄浑,场景壮阔,色彩瑰丽,想象丰富,句式跳跃,语言奔放.他的作品写奇景,抒奇情,有奇采.
(1)奇景:边塞奇异壮丽的风光
如写火山:“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又如写热海:“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岸旁青草常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燕砂砾石燃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
下文以《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为例分析诗人所擅长的奇景刻画.白雪点明写诗的背景.歌,点明诗歌的体裁是乐府.送武判官归京是写作的事由.诗是咏雪送人之作.“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开篇奇突,未及白雪而先传风声,由风而见雪,因铺垫而富有气势.八月秋高,而北地已满天飞雪.一个“即”字,传出惊喜好奇的诗情.“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北方飞雪,却用南国的春风和梨花作喻.把萧索酷寒转化为绚丽烂漫,花团锦簇的景象传达出大雪纷飞的姿态.“忽如”显出雪来得急猛紧.接着四句以奇寒中将士的感受写雪的威力.“散入珠帘湿罗幕,虎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诗人对奇寒津津乐道,也是诗人“好奇”的表现.紧接着铺叙送别的场景,帐外“翰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这两句以夸张笔墨勾画塞外雪景,气势逼人.“惨淡”二字又为送别定下基调.帐内置酒送别,“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送客出军门,只见“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这也是一处奇景,鲜艳的红旗在寒风中冻结,于是冷色调的白和暖色调的红形成了鲜明的反衬,冻结的旗和漫天的飞雪形成反衬.在色彩鲜丽的画面中,突出了奇寒的感觉.“轮台东门送君区,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结尾雪上的马蹄印迹,伴随着诗人深情的目光,渐行渐远,阐说着悠悠不尽的离情.在这首诗中,诗人对诗歌意象“雪”表现出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笔力矫健,既有大笔挥洒,又有细节勾勒,既有真实摹写,又有浪漫想象,意象鲜明,意境独特,再现了边地瑰丽的自然风光.
(2)奇情:艰苦的军旅生活中,渗透着激昂慷慨的情感.
以《走马川》为例,《走马川》写在诗人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期间.走马川为唐轮台西边的白杨河(轮台在今天乌鲁木齐的西边).行,是乐府诗体的标志.封大夫为即将出征的御史大夫封常青,本诗是为他壮行而作,这首诗集中描写了在走马川中顶风冒雪夜行军的紧张场面.诗歌的第一部分,“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茫茫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平沙莽莽,狂风夜吼,碎石乱飞,这是出兵的环境.诗歌的第二部分,“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顶风冒雪夜行军的边防战士斗志昂扬,和环境形成反衬.诗的最后部分,“马毛带血汗气蒸,五花连饯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之短兵不敢接,东师西门伫献捷.”行军生活艰苦,而唐军士气昂扬,有必胜信念,形成反衬.该诗极力夸张渲染环境和气候的恶劣,反衬出全军上下的高昂士气和不畏艰险的精神.诗歌当中的场景如:黄沙漫天、风吹石走、风刀割面,马汗成水,砚水冻凝,独特且洋溢着豪壮之情.
3、《 走马川行》诗歌艺术简析:
A、在写作技巧方面,诗人抓住了典型环境和细节.《走马川》首先围绕“风”字落笔,描写出征的险恶环境.“平沙莽莽黄入天”,这是典型的白日绝域风沙景色,开头三句无一个风字,但捕捉到了风色,刻绘了风的猛烈.“轮台九月风夜吼”,由暗写封转为明写,由白天的风色转为夜晚的风声,狂风咆哮.紧接着以石头来侧面描写风,大如斗的石头随风乱走,勾勒出风的狂暴.这种恶劣环境中,顶风冒寒前进的唐军将士出现了,“将军金甲夜不脱”以夜不脱甲写重任在肩,“半夜军行戈相拨”,以戈相拨写军容整肃,“风头如刀面如割”,以面如割写行军感受.连战马都感受到了临战的紧张气氛,“汗气蒸”,“旋作
冰”对战马凝而又化,化而又凝的汗水的刻画,是诗人细致观察的结果.经过这样充分的烘托铺垫后,读者自然会联想到:这样的,又有谁能敌呢?
B、诗歌还擅长用反衬和夸张手法,极力渲染环境的艰苦,天气的恶劣,从而反衬出将士的不畏艰难和高昂的爱国热情.
C、从句式上来看,押奇韵,每三句一换韵,三句之中句句押韵,形成拗峭劲折的音节.似紧锣密鼓,形成紧张急促的节奏,犹如战斗进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