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攻略 > 游戏攻略

最后的战役什么意思(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经有两次合作,分别取得了什么成果)

时间:2023-08-13 05:41:41人气:797 作者:未知

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经有两次合作,分别取得了什么成果

国共第一次合作,始于国民党一大以后,最终取得北伐战争的胜利
第二次合作自西安以后,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

英雄纪念碑碑文的含义是什么

英雄纪念碑正面(北面)镌刻着同志的题词“英雄永垂不朽”;背面(南面)是同志书写的、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碑文:
“三年以来,在解放战争和革命中牺牲的英雄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解放战争和革命中牺牲的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英雄永垂不朽!”
它的含义有三层,就是分别对三年解放战争时期,为了最后摧毁国民党统治而牺牲的英雄们、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新成立这整个新主义革命阶段中牺牲的英雄们、以及从1840年战争起,一百多年来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牺牲的英雄们,表示永远的纪念.因为,的成立是他们英勇斗争的胜利果实,他们虽然死了

金刚川讲的是哪次战役

《金刚川》的故事是发生在抗美援朝的末期,当时为了争取谈判主动权,志愿军发动最后一次大型战役,金刚川是本次战役中重要的军事通道,搭载着的岩里桥却被敌方损毁。为了抢占军事先机,我军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抢修战斗,却因为敌方的顽强抗击,一次又一次的炸回。

战术和战略在战争中,起着很关键的作用,它们有何不同呢

感谢小秘书邀请!

战略和战术是一对有机融合不可分割的整体,战术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必须保障;战略这是在总体既定目标下保障战术成果不断向目标积累总体纲领。

战术一般是单纯军事作战领域的作战思想、策略、作战原则和模式;而战略则是一个大到国家集团,小到一个领域内的一个实体单元,在一个目标时段内的整体行动方向,去实现这个目标的总体规划。它既可以是一个国家实现军事作战领域目标的整体行动纲领,也可以是一个经济实体单元实现自己一个经济目标的行动策略规划。

战略必须随着阶段目标的改变而改变;而战术则是相对一成不变却又适用于每个军事战略,但又随着科学、技术、装备水平、环境条件的改变,而被充实取舍。

总体来说:战术是为战略规划和服务的,随着战略目标的需求而创造并被逐渐充实的。而战略则决定了战术成果的是否有效积累,是否能够实现既定目标的基础条件。

为了更有对比效果的区分战术和战略二者之间的差别,老铁就以我国土地革命时期,和战争时期的战略战术为例对此展开分析。

在土地革命时期我们领袖提出的“建立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就是那个时期,我党以建立新主义国家为目标的战略规划。在此期间,我党主张了我军的属性为的建军思想,这严格来说就是一种战术思想,在这个思想原则的指导下,我们的每一战都为而战,由此赢得了群众的最广泛最坚定的支持,赢得了大多数战场的胜利,迅速发展壮大了我军。而这个战术思想原则所累积的作战成果,又形成了一个更为行之有效战争全民皆兵的战术,这种战术的作战指导原则,更有效地保障了战略规划的实施。

和战争这种强大的建军思想,和作战原则在此后28年的战争年代,就一直贯穿在我军建设和作战中,从而获得了后来元帅所称的:“淮海战役的胜利,是用小车推出来的”这种规模宏大的作战成果。这种思想原则,并不是为了服务于我们某一个时期的目标而制定的规划,而是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并随着战场环境、双方具备的各种条件的改变,而被不断充实的顶级战争艺术,所以不能因为西方资本主义列强无法采用,而被规类为战略,只是由于某些战术具备了一定的战略属性而十分容易与战略混淆。

这种只能由党建党章程延伸而来的战争艺术,与当年基于我军所处各种有利不利条件而制定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和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还有外线作战扰乱摧毁敌人后方,补充自己扩大根据地的各种战术即并行不悖又相互配合。这都是我们的领袖,为了服务于那个建立新主义国家的战略目标,而独创的战争艺术——战术。战术不仅仅包含了某个士兵的战术动作,或者某个将帅的战术应用,还包含着更宏大思想境界的战争艺术。

而土地革命时期的建立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实现建立新主义国家的目标,这是一种战略规划——战略。到战争时期为了实现民族解放的目标,我党、我军、我们的根据地各级内外两条战线的各领域,全面行动去建立民族统一战线,这一样是一种战略。然而战略目标却变了,从建立一个新主义国家转变为实现民族解放,其战略规划也就变成了建立民族统一战线,这就是战略的时限性,阶段性,随着战略目标的转变而改变的特性。

老铁草根出身,孤陋寡闻,见识浅薄,喝饱了二锅头,闭着眼睛在这儿的一通胡说八道,各位大家不必在意,权把老铁这种颠三倒四的瞎蒙当做笑料吧。

最后一堂课是一堂什么课,这堂课的特殊含义是什么

阿尔封斯·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写的是普法战争后法国战败,割让了阿尔萨斯和洛林两地,普鲁士占领后禁教法语,改教德语,爱国的法国师生上了最后一堂法语课,表现法国的爱国情怀.1912年被首次翻译介绍到,从此,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它被长期选入我国的中学语文教材,超越了不同时期、不同意识形态的阻隔,成为在家喻户晓、最具群众基础的法国文学名篇之一,它甚至可以作为都德的代名词,作为“爱国主义”的符号,融入近代人百年的情感之中!一代又一代的读者,通过《最后一课》,了解到“法语是世界上最美丽、最清晰、最严谨的语言”这句话的内涵,懂得了“当一个民族沦为奴隶时,只要它好好地保存着自己的语言,就好像掌握了打开监狱的钥匙”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CopyRight © 2020-2025 www.howork.cn All Right Reser 好哇下载站鲁ICP备17017723号-4 免责申明

声明: 本站所有手机app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网站地图